banner
農機行業的發展歷程
2023-08-08
作者:
瀏覽量:
農機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。當時,我國農機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,只能生產一些結構簡單的舊式畜力農機具。為了建立現代農機工業體系,國家開始籌建生產企業、農機院校、科研和質檢機構,并規劃構建產品結構體系。
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,洛陽第一拖拉機廠開始建設,并在1958年生產出我國第一臺東方紅-54型履帶式拖拉機。同期或隨后,一直到改革開放前,先后在天津、上海、沈陽、長春、新疆、江西、江蘇常州和淮安、浙江永康、湖北武漢和黃岡、山東兗州和濰坊、河北邢臺和石家莊等地,建成拖拉機制造廠近20座。這些拖拉機制造廠的產品,實現了小到10多馬力,大到80馬力各種功率段;履帶式、輪式和手扶式各種型號的全覆蓋生產。
在聯合收割機工業方面,1958年,北京農業機械廠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牽引式聯合收割機。60—70年代,先后建成生產GT-4.9型牽引式聯合收割機的開封聯合收割機廠,生產東風-5型自走式聯合收割機的四平聯合收割機廠,生產豐收-3.0聯合收割機的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,生產新疆-2型聯合收割機的新疆聯合收割機廠,生產北大荒-2.5并開發出北大荒-6型聯合收割機的依蘭聯合收割機廠,生產北京-2.5型聯合收割機的北京聯合收割機廠,以及生產背負式聯合收割機的桂林聯合收割機廠。產品覆蓋牽引式、自走式和背負式多種型號的聯合收割機產品。
此外,各地還建成眾多農業機械制造和農機修造廠。至20世紀70年代末,基本建成了包括農機教學、科研、制造、標準檢測等在內的初具規模、較為健全的現代農機工業體系,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制造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。